污泥處理處置問題已引起國家層面重視,有關部門先后出臺多項相關政策法規以及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標準和規范,提出重視及加強污泥處理處置,實現污泥穩定化、無害化要求,并為行業的發展奠定技術基礎。目前,最常用的污泥處理處置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干化、土地利用和焚燒。衛生填埋的運輸費用昂貴、占地面積大且十分容易對附近土壤以及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土地利用雖然能夠回收污泥中的營養成分,但污泥中大量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會隨污泥進入到土壤中,可能會對植物系統、地表水及地下水系統產生影響,造成環境和人類的健康風險。

基于衛生填埋和土地利用的局限性等原因,焚燒技術已經逐步成為污泥處理的主流,愈來愈受到世界各國的青睞,特別是針對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高的工業污水污泥,焚燒幾乎成為唯一行之有效的處理方式。
江蘇一品環保 獨具慧眼,根據環保政策需求,在充分對污泥處置市場和國內外處置技術調研的情況下,與上海交通大學緊密結合,成立校企聯盟,在上海交大原有的 “異密度流化床燃燒技術”已應用有10多年技術經驗的基礎上,近期再次 突破 “濕污泥自持焚燒技術”,該技術已實現“無需添加任何輔助燃料,直接焚燒壓濾后熱值高于800kcal/kg、含水率低于60%的市政污泥!”

該項污泥自持焚燒技術已達到的1、技術指標:①污泥入爐含水率達到40%左右,熱值大于800kcal/kg時,實現穩定燃燒;②污泥燃盡率≥98%;③灰渣熱酌減率≤5%;④污泥焚燒產生熱量能滿足污泥熱干化所需能源耗量。⑤超低排放技術指標:污泥焚燒污染物排放量滿足超低排放標準,即NOx≤ 50mg/Nm3,SO2≤ 35mg/Nm3,顆粒物≤ 5mg/Nm3。2、經濟指標:①投資成本80%含水率(100t/d以上)污泥處置需30~40萬元/t,②處置運營成本50-80元/t。
江蘇一品聯合上海交大的開發的“濕污泥自持焚燒技術”,該項技術的母本,近10年來,已在多個污泥焚燒領域成功應用,取得了卓越的環境保護效益和經濟效益,自2007年始,陸續應用在下列案例中:





